005:走向國境之南的緣由(四)


當所有獎學金結果都在去年底公布,而我跟任何一項都無緣時,我頓時又回到原點:缺乏經費。

眼看學校即將在幾個月後開學,我卻繳不出學費,我開始萌生退意:是否該直接跟指導教授說我沒錢所以不唸了,然後在往後工作中設法挪出時間去考公職?
(諷刺的是,三十年前代表官僚、保守、穩定、沒發展的公職,居然變成我這世代的青年,不見得容易企及的「理想」和「退路」,只因為它在這個年代還有辦法享有一定程度的就業保障和薪資保障。)

進退的突然間,我發現自己陷在跟半年前同樣的循環:因為經費短缺,所以得放棄手邊有的入學許可。而且,即使我再延後一年入學,繼續申請手邊知道的獎學金,若結果又跟之前一樣,那我還是在這個循環裡頭。

就在這時候,另一件事發生了。

跟我一起申請學校的閃光(以下以L稱呼),本來已確定要自費前往英國讀書,卻在我收到獎學金未錄取的同時,收到雪梨大學的信,告訴她獲得雪大提供的兩年全額獎學金。她收到信的第一時間,還匆忙地打電話給我,問我這封信是不是詐騙信?我看了一下,怎樣都覺得就是封校方寄來的通知信,八竿子不像詐騙信啊!

於是,她的深造規劃就在去年底收到的這封信,瞬間產生180度的轉變。(這年頭讀博士越來越不易,真的是哪裡願意給錢就往哪裡去啊!)

我混亂的心情,也因為她規劃的轉變,有了不同的詮釋和做法。

原本,如果還想繼續朝博士前進,那麼我2012年待在台灣,大概有幾種可能的規劃:

一、繼續邊工作邊跟托福GRE奮鬥,然後等年底再跟美國學校搏鬥;
二、邊工作邊想辦法在台灣的博班卡個位子;
三、繼續工作,同時延後一年進入雪大,用這一年申請手邊知道的獎學金。
四、繼續工作,同時申請其他英語系國家的學校。

當然,上述幾種選項並不互斥,要分開或同時做都有可能,只是個別成功的機率:未知。
(事實上每項難度都不低,說未知只是想表達自己還有做到的可能。)

而且,這些規劃之間,互相關聯之餘,究竟是互斥、互補還是互相強化,亦是未知。

不過,我也很快發現到,除了第二項,其他都是我這幾年在做的事情,即使讓我再多做一年,除非順利找到經費,否則我還是繼續陷在「在台灣邊工作邊申請學校→申請到學校→沒經費→放棄」的循環裡。

我還是想繼續讀書,卻也想要打破,或至少暫時脫離這個循環。

L決定改為前往雪梨唸書,為我打開另一種選項:我何不先跟著過去,認識當地的生活環境和學術環境,並試著在當地找工作生存看看呢?如果真的覺得環境不適合,或是活不下去了,那大不了回台灣重新再來。如果在當地慢慢摸索出生存之道,不妨就順勢而為,在當地繼續唸書或工作。

更重要的是,這個選項讓我暫時跳出了「在台灣邊工作邊申請學校→申請到學校→沒經費→放棄」的循環裡。

同時,不論是幾個月後敗北而歸,或順利撐過一年,這段異地的生活經歷都將成為人生中十分重要的轉折和經驗。

於是,跟家人和L討論之後,我把工作辭了,拿了一整年存的旅遊基金和年終獎金去申請簽證、買機票、買旅程需要的物品,並換了一筆澳幣。

現在,我來到了雪梨,之後會怎樣,一切還未知。


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