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9:淺談澳洲研究所申請─獎學金篇(三)


如果EPA跟IPRS/USydIS都沒拿到,那說實在的,在澳洲還能夠申請的「全額」獎學金,就真‧的‧沒‧有‧了。

在這狀況下,該怎麼辦?是不是該放棄在澳洲讀書的規劃呢?

該不該放棄或許是個人選擇的問題。不過,若還有意願繼續唸博士,而且是選擇在澳洲唸博士的話,那麼,這時候就得改變心態和戰術。

前兩篇談的EPA跟IPRS/USydIS獎學金,都是全額獎學金,拿到之後都不太需要煩惱博士學業。可是,即使機會跟名額多比其他地方相對多,申請的人也不少,競爭往往十分激烈。但能夠拿到的畢竟還是少數,即使沒有拿到,還是有其他迂迴的策略,可以繼續學業,只是相對會比較辛苦。

此時,若想改變心態和戰術,比較誠摯的建議會是:想辦法東拼西湊。

原則上,每個Faculty都還是有許多來自個人或機構的獎學金贊助,雖然這些獎學金的數目沒有EPA跟IPRS/USydIS那麼多,如果有幸一次拿到好幾個,或許也可藉此補足學費和生活費。因此,跟系所辦公室打好關係,密切關注這些獎學金的來源,把握住申請時機,雖然累一點,卻還是可以撐過去。我就曾經聽過國際學生一次領兩份小額獎學金,藉此順利撐過去,甚至還可以存點小錢。

同時,真正進入研究之後,好的老師除了一般想見的論文指導,還會引介學生往相關期刊投稿,以及爭取相關領域的小額獎學金。

還有,這邊也是有類似研究助理(RA)和課程助教(Tutorial)的工作,雖然不見得能完全支付學費和生活費,但聽說至少生活不成問題。而且,也不少人建議爭取課程助教的職位,因為這份職位可以提早訓練博士生如何教學,包括教材準備、課程設計、提問引導,當然,還有英文口說能力的訓練。

另外,在澳洲,持學生簽證可以合法工作,學期期間每週可以工作20小時,寒暑假則可以擔任全職工作。如果在當地能夠順利找到穩定的工作,或許可以用半工半讀的方式,賺到足夠的學費和生活費。(至少這是我聽到的例子)

不過,回歸到獎學金的申請。在澳洲,甚至是英語世界的學圈,有些共通的原則。澳洲學界十分重視發表記錄(或說,整個英語世界跟台灣亦然);因此,如何在入學前和入學後,持續有會議論文或期刊論文的發表,就變得很重要,需要自己的努力和指導教授的引導。

再者,就我所知,在澳洲和偏英制的高等教育體制裡面,由於走的是不用修課的師徒制。「師徒制」這三個字會讓很多人誤會,好像以為你就是跟著一個老師,老師說甚麼,你就做甚麼,老師唸甚麼,你就乖乖讀甚麼。

事實並非如此。這邊的師徒制,如同我之前文章所說,更像在找研究上的合作夥伴。因此,這套博士教育往往已經預設你是個獨立的研究者,學校的資源,以及老師的指導和訓練,只是讓你從獨立的研究者,成為「真正獨立」的研究者。

所以,在申請學校和獎學金的時候,不建議用一種「好學生」姿態去申請。相反的,最好把申請學校和獎學金,當成是在求職,務必卯足全力證明自己是最適合這間學校或這筆獎學金的人。

在申請學校時,除了本身的學經歷和發表,務必強調學經歷跟系所的關係,並想想自己能夠貢獻給指導教授、系所和學校甚麼,一旦媒合度越高, 申請上的機會就越大。

在申請獎學金時,也是類似邏輯,澳洲政府推出這些獎學金的目的,除了希望吸引好的人才,也是希望這些人才所做的研究,可以成為澳洲資產,所以,這筆獎學金也算是一種針對個人的投資。從這樣的觀念出發,他們重視的是研究潛力、可實踐度,以及跟澳洲的關係。一旦能夠抓住這些點,再配合上本身已有的學經歷條件,以及有力的推薦信,相信錄取獎學金的機會能夠大增。

有關澳洲獎學金的類別和申請方式,就大致介紹到這裡。會寫這樣的文章,也是因為自己在申請過程中,總是跌跌撞撞,希望透過這些資訊的整理和分享,省去後人的麻煩;同時,也希望這樣的文章能夠拋磚引玉,引發其他人的補充和討論。很多事情都是越多前人的經驗,造就越多後人的成功。只有大家分享經驗、集思廣益,才能讓更多後人在學術路上走的更順暢。

留言

熱門文章